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💡
如果我们真的知道什么是爱,那我们肯定会替爱神建起最庄严的庙宇,筑起最美丽的祭坛,举行最隆重的祭仪。——柏拉图《会饮篇》

写在前面

苏格拉底曾说过: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。我想这句话对于当下这个时代来说,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有价值。
在意识形态对普通公民的完全统治之前,人们是会自发地产生反思;在意识形态对普通公民压迫的时期(诸如《1984》中的社会和早期资本主义时期),人们会在压迫下爆发出反思;而当今这个,我愿称之为后资本主义统治的时代(至少世界上几乎全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是这样),一个正在缓缓迈向《美丽新世界》中描绘的世界的时代,多数人成为追求欢愉体验的永不停转的消费机器。
你,还曾审视自己的人生吗?
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,每一次的反思,都弥足珍贵。
柏拉图的《会饮篇》在编订时加上了一个副标题“论爱情”,书中是古希腊人对爱情的讨论,我花一个晚上读完了它并看了一些解读,认为有必要留下一些思考的痕迹。

开篇

在整本书的最开头,柏拉图使用好几层的转述套娃和记叙的方法引入了会饮的对话,在这其中的细节都将在后续人物发表的观点进行伏笔回收,我便不再提及。但有几点需要提前解释:

会饮

会饮,symposium,就是一种谈话形式,人们边喝酒边谈成为会饮,后面这个词为拉丁文吸收,成了座谈会的意思。

对话体

读过柏拉图著作的朋友会知道,这是柏拉图的惯用技法,《会饮篇》就是一篇对话体的书。值得注意的是,柏拉图常常以这种对话的形式,借多人之口,来表达自己的观点。也就是说这次会饮很有可能并没有在现实中发生过。

回到文本

阿伽通作为雅典城邦的喜剧作家,他的喜剧在一次比赛中获奖,请众人到他家喝酒。最终参加会饮的有七人:裴卓,包萨尼亚,鄂吕克锡马克,阿里斯多潘,阿伽通,苏格拉底和阿尔基弼亚德。
一开始是前六位参会,他们因为昨日已经饮酒庆祝还未酒醒,决定少饮些酒并谈论点什么。鄂吕克锡马克借裴卓之言提议,人们赞扬过各种神和其他事物,唯独没有赞扬过爱神,今天应借此良机,赞颂爱神。于是这场会饮的主题便是借助赞颂爱神,来讨论对爱情的看法。
对于这些人的观点,基本符合逐层递进的规律,但并非会出现谁的观点有重大漏洞。每个人的观点放在当下语境都会有一些指导意义,值得我们细细揣摩。

裴卓——爱就是对所爱之人的勇敢,就是我愿意为你献身

裴卓的论述

首先,裴卓开篇明义:爱是人类幸福的来源,只有靠爱才能办到的,就是厌恶丑恶的,爱慕美好的。
他阐述了两个例子:
如果一个情人在准备做一件丢人的坏事,或者在受人凌辱而怯懦不敢抵抗,这时他被人看见了就会觉得羞耻,但是被父亲、朋友或其他人看见还远远不如被爱人看见那样羞到无地自容。爱人被情人发现他做坏事,情形也是如此。
所以我们如果能想出一种办法,让一个城邦或一支军队完全由情人和爱人组成,就会治理得再好不过,人人都会互相争着避免做丑恶的事,努力做光荣的事。这些人如果并肩作战,只要很小的一支队伍就可以征服全人类了。因为一个情人如果脱离岗位或者放下武器,固然怕全军看见,尤其怕他的爱人看见;与其被爱人看见,他宁愿死百回千回。也没有一个情人会怯懦到肯把自己的爱人放在危险境地不去营救;纵然是最怯懦的人也会受爱神的鼓舞,变成一个英雄,做出最英勇无畏的事情来。荷马就说过,神在某些英雄胸中激发起一股神勇,这无疑就是爱神对情人的特殊恩赐。

对裴卓观点的批评

裴卓的观点是爱是能让人在被爱对象面前表现的勇敢(也就是美好)的一种力量,甚至在必要时,能够不顾自己的性命,以此来带给人幸福。
回看现实,这种现象也确实存在,特别对于恋爱双方中的男性而言,会在爱慕之人面前表现得比以往更加勇敢。这并非什么不齿的事,我承认我也如此。
但对裴卓的观点的批评,主要有两点:这个勇敢,到底要到什么程度才算真的勇敢呢,它可以被检验吗,你敢检验你的恋爱对象是否会为你献身吗,爱情的结局难道就是爱者中的一方为对方英勇而死吗?
第二点在于,如果爱如裴卓所言,那么爱情就相当于把自己的主体完全抛舍出去,抛舍到所爱之人的凝视中,凡是表现得不够勇敢便会惶恐万分。那么对方爱的还是你吗,还是那个抛舍出去受到凝视的你?你还是你自己吗?

还没结束

一整本书全写在一篇博客里实在太长,后面的部分我分几次,每篇阐述一部分人的观点。
下一篇写人尽皆知的“柏拉图式爱情”,抑或称“包萨尼亚之爱”。那就这样,88~
完蛋,我被美女包围了——论肖鹿为什么是神Bonsai-Guide 盆栽不完全指南!